/
/
/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解析来了(附图解)

资讯详情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解析来了(附图解)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经济日报 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3-12-20 17:1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解析来了(附图解)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经济日报 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3-12-20 17:13
  • 访问量:
详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可以看出,从强调“稳”,到更强调“进”和“立”,本次会议传递出更为积极的政策信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所谓“以进促稳”,就是要确立更适宜的目标、出台更统一的政策,通过发展来解决稳定问题。“先立后破”就是要做好新旧动能、新旧发展模式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盲目求快或“一刀切”的做法。

  在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看来,“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调了三个维度:一是高质量发展。今年会议特别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内生动能培育方面。二是宏观政策搭配发力。今年政策基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组合搭配,实现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主体信心的积极作用。三是有效扩大需求的重要性。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与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消费和投资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以内循环合力有效对冲潜在的外需收缩压力。

  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背景下,明年宏观政策走向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关于2024年宏观政策取向,本次会议要求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意味着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将有助于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同时,本次会议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这意味着宏观政策会更加注重长短兼顾、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以免为将来留下高通胀和金融风险隐患。这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强调“适度”相对应。

  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温彬分析称,“适度加力”意味着财政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大政策扩张力度,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提质增效”则是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对于货币政策,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2024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一是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二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三是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特别是要运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更精准有力、有效地提振消费和增加投资,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董希淼表示。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反映出国家层面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如果说2023年的产业政策强调补短板,加强国产替代,提高安全水平;那么2024年的重心则是科技引领,前瞻布局。”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从具体的政策导向来看,本次会议明确提及“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重要任务。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分析称,其核心思路是以源头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作为底层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加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而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会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要求“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罗志恒看来,这意味着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口,政策会进一步支持重点产业增强全球影响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这也会带来技改投资,有利于稳住经济基本盘。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保障方面,本次会议提到“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罗志恒分析称,传统的财政资金很难适配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诉求,而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可以预期,明年对于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在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杠杆适用、存续期限等方面将给予更多宽限;另一方面,在投资退出等方面将提供更多便利。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恢复和提振内需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增长势头尚不稳固,需求不足仍然掣肘经济修复。对此,会议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方面,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与以往表述相比,重点强调了“有潜能”“有效益”和“良性循环”。

  温彬认为,本次会议将消费和投资联系起来,意味着政策将不再孤立地刺激消费和投资,而是放眼长远,兼顾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力争实现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追求“1+1>2”的政策效果,提高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

  高瑞东也表达了一致观点。在他看来,会议提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意味着未来消费和投资将实现更为紧密的配合,破除国内大循环堵点。一方面要以“有效益的投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供给质量,满足居民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另一方面,在扩大投资过程中,也会通过商品或服务购买等链条传导,有效带动居民收入增加。此外,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方式,也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消费意愿,反向促进投资增加。

  在罗志恒看来,2024年仍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提振消费需要解决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意愿不强这两个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扩投资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投资的效益,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惠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从促进良性循环的角度考虑,温彬认为,明年投资方向会重点支持与最终需求相匹配的关键民生领域,如充电桩换电站、养老育幼设施、乡村物流体系等。消费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张,也会反过来拉动相关领域的投资,由此来实现供需匹配、良性循环。

  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与去年会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表述相比,强调了“持续”“重点领域”,这意味着防风险工作要继续加强。

  温彬分析称,会议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预示着未来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要通盘考虑这个重点“风险三角”之间的关联关系。

  其中,会议在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方面着墨颇多,提出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继续从供给端、需求端和新模式三方面落实。

  房地产是我国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既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需要,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业内专家认为,后续随着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效力愈发显现,市场预期有望逐步修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010-848500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0号凯旋城(凯旋中心)C座17层/F座303

这是描述信息

微信公众号

这是描述信息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