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我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一个都不能少。企业更要担起防控疫情和安全生产两大责任,精准按下生产的“安全键”。
疫情防控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消杀防护、动态监测等防控措施:
1.规范员工进出管理,进门时登记信息,测量体温;
2.保持工作场所勤通风,勤消毒,要求员工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保持作业间隔;
3.加强员工就餐管理,避免人员密集就餐,对职工用餐引导采用分时错峰隔座就餐等方式;
4.企业安排住宿的,加强出入管理,保持宿舍清洁、通风,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定时消毒;员工在外居住的,督促员工做好个人及家人防护措施。
安全生产
◆ 突出抓好水害、火灾、瓦斯爆炸、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安全风险管控;
◆ 切实强化应急值守;
◆ 开展远程监管监察。
◆ 强化爆破安全管理;
◆ 加强通风管理;
◆ 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加强井下用电用火安全管理;
◆ 加强对井下安全设施设备巡检、维修和保养。
◆ 加强边坡安全管理;
◆ 加强作业现场安全技术管理;
◆ 遇恶劣天气,不得从事高处和吊装作业;
◆ 露天爆破装药前,遇恶劣天气时,应停止爆破作业。
◆ 加强冬季筑坝管理和放矿管理;
◆ 加大巡查检查力度。
◆ 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原料、产品储存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保证在岗在位;
◆ 加强对停用管道、非流动介质管道、呼吸阀、泄压阀等部位的检查;
◆ 加强值班值守,配齐救援物资和装备。
◆ 防范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等生产企业高强度生产的安全风险;
◆ 防范高温熔融金属爆炸风险;
◆ 防范煤气中毒和着火爆炸风险;
◆ 防范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风险;
◆ 防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
岁末年初,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高发期
如何把牢安全生产关?
以下“九防”请悉知
天气冷暖变化无常,人的听觉、视力、行动、情绪会受到一定影响,思想极易松懈,若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就会酿成灾难。我们必须加强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意愿,使员工保持良好稳定的生产工作状态。
冬季温度较低,设备容易受冻,影响正常生产。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生产现场、道路积水和结冰,造成安全隐患;各车间做好水管、料管和风管的保温工作,防止机械设备冻坏影响生产。
生产现场脚手架、梯子和步踏处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上下作业时易滑倒摔伤,应注意及时清扫积水或积雪,在易滑处铺上草席。下雪天气以及工作地点有积冰的一般不允许登高作业;必须作业时应将积雪、积冰清除,采取防滑措施,并配戴好劳防用品。
冬季多大风,为保证作业安全,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防止寒流、大风等天气的突然袭击,做好预防工作;对生产现场的高空挂物、各类标志标牌等进行检查;遇大风天气,企业要对员工加强教育,督促员工安全操作。
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健全动火管理和动火工作许可制度,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保证设施齐全好用;要加强易燃易爆区域的安全防火监控管理;规范接线、用电,严禁设备及线路超负荷使用,严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冬季霜多、雾多、风雪多、气候寒冷,员工视觉、听觉受影响,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同时,进入冬季生产后,设备故障增多,给安全生产带来诸多危害,要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技能教育力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好公司及各区域的“安全禁令”,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巡回检查,及时消除隐患;要配备完善的防护用品。
加强对临时线路、生产和作业现场用电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检查,及时消除电气设备破损、裸露、老化等风险,清理乱拉乱接、保护设施与设备不匹配等违章用电现象,要害部位的变压器、电机、铁壳开关、配电箱、绝缘保护等装置要进行重点检查。
严禁进入未经空气检测合格的封闭空间。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密封条件较好的封闭场所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措施。使用一氧化碳、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厂房必须采取通风措施并按要求配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加强天然气供气管道检查,严防可燃气体窜入室内,避免中毒事故发生。
落实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具体措施,配全、配齐防滑链,采用符合冬季使用的润滑油和制动液,发动机和散热器外壳要安装防寒保温罩。及时对车辆制动、转向、行驶系统及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部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保养工作,保证刹车、转向、灯光等系统工作正常。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内容:
- 业务咨询
- 服务热线 010-84852218
- 返回顶部